联系我们
Contact us
|
韩城发电厂 130. 0Π6. 0 m 烟囱建于 1975 年,承担2 ×6.5MW 和2 ×12.5MW 共4 台锅炉排烟任务。由于受厂区周围山体蠕滑,烟囱倾斜破坏严重。1984年对该烟囱进行加固处理,主要是在烟囱内地3面下填筑了782 m 的土方,目的在于加强烟囱抗倾覆的稳定性。1995 年以来,山体蠕滑加剧,由于烟囱处于蠕滑变形的隆起带的坡面上,烟囱产生严重倾 斜。1996 年9 月经测量倾斜方向为 76°59′,倾斜角度12′57″,烟囱顶部移位455.7 mm,该移位值已接近设计允许的最大倾斜值。由于原设计、施工、运行等因素的影响,烟囱还存在如下问题: ⑴ 钢筋混凝土外筒壁纵向裂缝较为严重,裂缝从35 m处开始出现,80~120 m处最严重,其缝宽一般为0.5~1.5 mm,长度多数为30 m左右,最大裂缝宽度为 3.5 mm、长度为 60 m,并且裂缝多数已贯通整个筒壁,裂缝有不断发展的趋势。 ⑵ 外筒壁内钢筋普遍腐蚀,在裂缝处尤为严重。筒壁混凝土碳化速度高于一般结构,实测碳化深度:平均为33 mm。 ⑶ 55 m处烟气对内衬碎砖混凝土的腐蚀较为明显。1992 年调查时,内衬平均腐蚀深度 25 mm,1997 年调查时平均腐蚀深度 26. 2 mm,年平均腐蚀速度为1.31 mmΠ年。 ⑷ 外筒壁混凝土原设计为 30 MPa,1992 年调查时平均抗压强度为30.20 MPa,1997年调查时平均抗压强度为28.98 MPa,降低速率为0.24 MPaΠ年。 治理方案 针对山体滑坡造成烟囱倾斜,为确保烟囱的安全运行,以治理滑坡为主,兼顾烟囱外筒壁混凝土腐蚀、裂缝、钢筋锈蚀、混凝土强度降低对烟囱结构带来的危害等,经专家组审定采取如下治理方案: ⑴ 在烟囱周围均布开挖 8 个 800 mm ×800mm,深 9. 3 m 基坑,放置支柱钢筋笼,浇注混凝土。加强烟囱对山体滑坡抗倾覆的稳定性。 ⑵ 紧贴外筒壁沿烟囱全高加一个厚度为150 mm的钢筋混凝土套,消除腐蚀、裂缝、钢筋锈蚀对筒身带来的危害。 ⑶ 为消除烟囱内的烟气正压,降低烟气对内衬结构的腐蚀速度,拆除烟囱顶部5 m高外筒(不拆除内衬)安装一个5 m高不锈钢扩散头,外包薄壁混凝土。 ⑷ 安装新烟囱爬梯、信号平台、避雷针。 ? |
客服电话
微信咨询
鉴定网站